2024-06-28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工业和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工信部人〔2022〕138号),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培养人工智能技术技能人才,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决定实施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行动计划。
附件: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行动计划(2024-2026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
2024年6月26日
----------------------------------
附件
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行动计划(2024-2026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工业和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实施网络强国、制造强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具有专业性、技术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人工智能人才队伍,以“人才链”赋能“产业链”,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以下简称“教考中心”)统筹开展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相关工作,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主要目标
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产业中的应用,提升传统产业人才数字素养,聚集优势资源形成发展合力,加强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基础性研究工作,建设人才培养标准体系,构建实训课程体系,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赋能以人工智能为引擎的新质生产力。
二、重点工作
聚焦人工智能人才体系建设开展以下六项工作。(一)构筑合理的人才培养工作组织架构构筑中心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工作组织架构,充分调动政产学研力量,发挥工信领域集智聚力整体优势,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工作,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人才培养工作组织架构。结合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特点及人才队伍建设需求,制定差异化人才培养工作计划和实施路径。专栏1 人才培养工作组织架构
做好专家队伍建设。面向科研院所、高校、职业院校、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每年遴选一批理论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人工智能专家,建立健全专家队伍结构。充分汇聚各方优势。加强研究机构、教育机构、生产单位等育人、用人单位联动,充分激发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创新性,推动人才培养的积极性。鼓励各方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引入新方法、新技术,带动产学研协同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建设科学的人才培养标准体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开展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标准体系建设工作,指导岗位人才培养。积极参与新职业申报,推动建立权威、健全的人工智能人才链,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评价和使用奠定基础。专栏2 人才培养标准体系
建设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标准体系。根据人工智能产业与技术要求,结合企业人工智能用人需求和人才培养现状,通过岗位就业数据分析等方式,制定人才培养标准体系。开发人工智能人才培训标准。紧扣人工智能人才队伍建设需求,每年研发人才培训标准不少于5项。
(三)构建完善的课程实训体系结合企业、院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方案,分级、分层设计面向全行业、全产业人工智能应用课程体系和面向大模型开发人员的专业技术技能课程体系。专栏3 课程实训体系
建设人工智能课程体系。面向管理层、技术层、学生、技术技能人员等不同层次受众群体,分层次开发包括基础知识、核心技术、应用场景、案例分析等内容的课程。搭建人工智能实训平台。利用主流的人工智能技术,搭建人工智能应用实训平台,为学员提供真实的项目实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建设高质量人才培养示范站点建设高质量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站点。通过开展联合培养、联合共建实验室等加强协同育人,丰富人才应用场景,提升人才实战能力,发挥多方主题优势共同创新人才培养格局。专栏4 人才培养示范站点
建设培训站点。基于人工智能技术人才培养标准、站点建设指南、面向相关院校和企业,分批次遴选合作单位共建高质量人才培养示范站点。培养人工智能技术技能人才。鼓励培训机构、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工作,每年培养评价人工智能领域人才不少于1000人。
(五)助力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建设基于人工智能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标准,结合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需求、岗位人才能力模型和产业关键技术,助力院校建设人工智能技术人才培养标准,升级人工智能教学体系,跨学院跨专业开展人工智能技术课程。帮助院校学生通过应用工具创作生成内容,提升学习效率,掌握新技术新技能。(六)构建技术创新生态体系构建人工智能技术生态体系,推动产学研合作模式,积极与人工智能产业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工作,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基于头部企业开展新产品、新技能及行业动态技术沙龙、技术交流。组织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实践训练营等,为开发者提供平台算力并提升技术技能。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成立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工作组,负责统筹协调、指导监督本行动计划的实施。通过定期组织工作会,谋划部署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工作,扎实推进各项任务落实落细。(二)健全人才工作基础充分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面向产业、院校、企业、个人的人才培养解决方案。建设人工智能应用技术人才学习实训平台、交流平台。建设完善的人工智能应用技术人才智库,人工智能生态企业岗位库。(三)加强宣传引导力度综合利用多种宣传方式,及时总结推广专项行动的积极成效,定期举办人工智能相关人才培养研讨,鼓励各地开展经验交流、创新创业、供需对接等品牌活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标杆案列遴选,对成熟的经验和做法进行复制推广。